「耶和華是我的牧者,我必不至缺乏。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,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。祂使我的靈魂甦醒,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。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,也不怕遭害,因為你與我同在。你你與我同在。的杖,你的竿,都安慰我。
詩篇23篇是聖經中人人喜愛的詩篇,堪稱聖經文學和世界文學的珍寶。司布真稱之為「詩篇中的明珠。」曾有聖經學者說過這樣一句話:「Blessed is the day when Psalm 23 is born.」(詩篇23 篇誕生的那一日是應當稱頌的。)詩篇23篇也廣為誦讀。詩歌23篇中具代表性的三首分別是:中國調樸實、真誠;日本調恬靜、優美;美國調華貴、豪放。
詩篇二十三篇意境優美,內涵豐富,屬靈涵義深邃無邊。
詩篇作者大衛幼年時曾為牧童,被耶和華膏立,後輾轉徵戰、歷經坎坷,終被神尊榮高舉,成為以色列之君,直到離世始終與主相隨。在詩篇23篇中,大衛以自己一生的經歷,見證耶和華神對他自始至終的眷顧、引領、保護、供應、安慰和賜福。
詩篇以羊與牧人的關係為切入點,描述耶和華神對祂兒女的照顧。
羊在各樣動物中是比較愚笨的一種,它常常迷路、丟失,沒有自我保護之力,需要須臾不斷地看顧、引領、保護,供應、餵養,又因困倦、受傷、疾病需要醫治拯救;同時羊又很固執,需要牧人恆久的忍耐和愛心。這一切,正是耶和華神對信靠祂的人恩慈眷顧的真實寫照。
聖常將神比喻為牧者,將祂的子民比喻為群羊。
創48:15:“他(雅各)就給約瑟祝福說,願我祖亞伯拉罕和我父以撒所事奉的神,就是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神…”
創49:24:“這是因以色列的牧者,以色列的磐石就是雅各的大能者。”
詩100:3:“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神。我們是祂造的,也是屬祂的。我們是祂的民,也是祂草場的羊。”
賽40:11:“祂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,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,慢慢引導那乳養小羊的。”
在兒童主日學的課堂,老師問誰能背誦詩篇23篇,一個四歲的小女孩舉手。老師很驚訝,請她起來,小女孩站起來背誦,「The Lord is my shepherd,and that’s all I want.」(耶和華是我的牧者,這就是我想要的一切。這節經文的英文本來是:I shall not want.)然後就坐下。
這小女孩也許漏掉了詩篇23 篇的大部分經節,但卻道出了詩篇23篇的精義。
詩篇23 篇共六節經文,概括如下:
耶和華是我的供應;
耶和華是我的滿足;
耶和華是我的道路;
耶和華是我的安慰;
耶和華是我的福杯;
耶和華是我的居所。
1.耶和華是我的供應
「耶和華是我的牧者,我必不致缺乏。」(詩23:1)
我是一隻小羊,耶和華是我的牧者,我所需要吃的青草,需要喝的泉水,需要安歇的羊圈,主都為我預備,因為主是那位耶和華必預備的神!
我必不至缺乏,因為主是「耶和華以勒」(Jehovah-Jireh)—耶和華必預備。
「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『耶和華以勒』(意思是,耶和華必預備),直到今日人還說,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。」(創22:14)
我必不至缺乏,英文新國際版(NIV)譯為:I shall not be in want.
今天許多人對物質的東西不滿足,不是因為「我需要」(I need),而是因為「我想要」 (I want).
“我想要”,除了想要物質的東西之外,還包括其他的願望。在我青少年時候,雖然沒有升官發財的夢想,但那時還是有憧憬的,也就是我長大要做個什麼樣的人?
小時想當數學家,因為小學到初中都在村里,除了語文算術之外,其他的書幾乎一概沒有,於是便把每學期的這兩本書翻得爛熟,覺得數學這東西舉一反三、變幻無窮、別有趣味。又因家境貧寒,數學這東西不需要花錢,只要一支鉛筆幾頁紙就行了。
後來看見大哥有一把口琴,他偶爾吹支當年的“紅歌”,覺得很美妙。問大哥,他告訴我,口琴二十四孔,哆,唻,咪,法,嗦,拉,西,按低、中、高順次排列,吹吸相間。沒有人教我音樂,也沒有書可看,每當在學校學首歌,就根據所唱的歌詞反過來練唱它的歌譜。雖然大哥不准我碰他那支破舊的口琴,但我還是忍不住趁他不在時偷偷摸摸地吹,居然也摸出個樣子來。於是理想也改變了,覺得音樂很奧妙,想要當個音樂家(順便說,看見今日的孩子,要他們學鋼琴,好像是多苦的差事,真不能理解)。
再大一點,看一些書時覺得文字裡面有很多樂趣,於是萌發念頭,將來做個兒童文學作家,專給孩子們寫書,讓孩子們都有個快樂的童年。
再後來有了自己的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專業,就又夢想著做一位科學家,做一名教授,若能做出一番成就,得個什麼獎,那是再美不過的事了。
直到今天這一切的理想都放下了,準確地說是在自己罪孽生活的蹉跎歲月中都荒廢了。在一事無成時自己都放棄了,但感恩的是,神沒有放棄。在自己形形色色的夢中,唯獨沒有想到過,有一天做一個耶穌基督恩惠福音的傳道人。
當一個人在孩提時,羨慕少年,因為他們總是走在時尚的前面;
當少年時希望自己20歲,充滿青春活力又有成人的自豪感;
當20歲時希望自己30歲,那樣就顯得成熟,而且能夠進行複雜的思考;
不知不覺到了中年,各樣危機紛至沓來,後悔自己要是20歲該有多好;
很快又到了老年,有更多的追悔,就算中年也好,還可以再做些事;
再後來生命走到了盡頭,自己一生的願望一個也沒有實現,生命就這樣在不斷的追悔中結束了。
“有人活著的時候好像自己永遠不死,將死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正經地活過!”
人生之怕,多是怕缺乏:怕缺衣少食,怕沒錢,怕沒有工作,怕沒有事業,怕沒有愛情,怕沒有家庭,怕沒有智慧,怕沒有健康。
但若耶和華是你的牧者,你就必不致缺乏。 「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,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?」 (羅8:32)
「我的神必照祂榮耀的豐富,在基督耶穌裡,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。」 (腓4:19 )
2.耶和華是我的滿足
「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,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。」(詩23:2)
羊必須在吃得飽足、外部安全、沒有野獸來侵、內部沒有爭鬥的狀態下才能夠躺臥安歇。
想像一下:青草,溪水,陽光,溫暖,躺臥,安歇……一幅多麼美麗、寧靜、祥和、安息的圖畫,它更強調的是一種心滿意足的內在平安!
耶和華神是賜平安的神,因為祂是「耶和華沙龍」(Jehovah-Shalom)-耶和華賜平安。
「於是基甸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,起名叫『耶和華沙龍』(就是『耶和華賜平安』的意思)。」(士6:24)
人只有與神與人和好才會有平安!
「現在我們既靠著祂的血稱義,就更要藉著祂免去神的忿怒。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,且藉著神兒子的死,得與神和好,既已和好,就更要因祂的生得救了。」 (羅5:9-10)
新約書信開頭慣用的問候語,「願恩惠平安,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。」(林後1:2)
新約書信結尾習慣的祝福語,「願賜平安的神,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…」 (帖前5:23)
「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,必在基督耶穌裡,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。」 (腓4:7)
「我知道我對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,…」(耶29:11)
你與神和好?你是否有從神而來的平安?
3.耶和華是我的道路
「祂使我的靈魂甦醒,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。」(詩23:3)
靈魂甦醒是醫治的描述。羊經常會有困倦、受傷、疾病等,有時羊跌倒四肢朝上,需要牧人立即將它翻過身來,不然羊很快就會死去。因此羊需要牧人經常性的醫治。
「失喪的,我必尋找。被逐的,我必領回。受傷的,我必纏裹。有病的,我必醫治。」 (結34:16)
「祂使我的靈魂甦醒,」因為主是「耶和華拉法」(Jehovah-Rophe)-耶和華醫治。
「你若留意聽耶和華你神的話,又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,留心聽我的誡命,守我一切的律例,我就不將所加與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,因為我耶和華是醫治你的。」 (出15:26)
詩23強調靈魂的醫治、靈魂的甦醒。
「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,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。」(弗2:5)
「引導我走義路,」只有靈魂甦醒的人才能夠走義路,因為祂名為「耶和華齊肯努」(Jehovah-Tsidkenu)——耶和華我們的義。
「在那日子猶大必得救,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,祂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。」(耶33:16)
「引導我走義路,」數學家、作家、音樂家、科學家,若沒有神,至終都是死亡之路。
「有一條路,人以為正,至終成為死亡之路。」(箴16:25)
但主所引導的是正路,「你或向左,或向右,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,這是正路,要行在其間。」(賽30:21)
「你已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,必叫我因見你的面,得著滿足的快樂。」(徒2:28)
「耶穌說,我就是道路。」(約14:6)
4.耶和華是我的安慰
「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,也不怕遭害。因為你與我同在。你的杖,你的竿,都安慰我。」 (詩23:4)
曠野的羊群多有危險,常常遭遇野獸的侵害,這時牧者要保護羊群。
杖,比較重,頂端帶有金屬利器,用於和野獸搏鬥;竿,比較長,牧者的拐杖,頂端帶有彎曲,羊走偏或走到危險之地,牧人就用杖的彎曲部分鉤住羊的頸項把羊拉回來。
牧人的竿在晚上羊入圈時,讓羊在竿下一個一個地通過,以數點羊群,確保無一丟失。所以,牧人的杖和竿,對羊群來說,是保護和同在的記號。
「你與我同在,」因為主的名為「耶和華沙瑪」(Jehovah-Shammah)-耶和華的所在。
「從此以後,這城的名字必稱為耶和華的所在。」(結48:35)
大衛一生多經患難,在戰場上與外邦人徵戰,被掃羅追殺,被自己的兒子追殺,被手下人反叛,生死都在一瞬之間,但蒙神特別保守,每次都能化險為夷,轉危為安。
所以,大衛回顧自己的一生,可以說,“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,也不怕遭害。”
死蔭的幽谷,the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,死亡的影子,既然是個影子,那就不用害怕。大衛之所以面對死亡而不懼怕,是因為深信神的同在。
「我豈沒有吩咐你嗎?你當剛強壯膽。不要懼怕,也不要驚惶。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,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。」(書1:9)
「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」(太28:20)
5.耶和華是我的福杯
「在我仇敵面前,你為我擺設筵席。你用油膏了我的頭,使我的福杯滿溢。」(詩23:5)
大衛一生徵戰,許多敵人尋索他的命,但神親自保護他,抬舉他,尊榮他,並膏立他為以色列之君。
「在我敵人面前,你為我擺設筵席,」那是尊榮與得勝,因為主的名字是「耶和華尼西」(Jehovah-Nissi )——耶和華我的旌旗。
「摩西築了一座壇,起名叫『耶和華尼西』(就是 「耶和華是我旌旗」的意思)。」(出 17:15)
人最終的敵人是魔鬼和死亡:「務要謹守,並且醒。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,如同吼叫的獅子,遍地遊行,尋找可吞吃的人。 」 (彼前5:8)
「盡末了所毀滅的仇敵,就是死。」(林前15:26)
試想一下,魔鬼撒但攻擊你最惡毒的莫過於死,但當你跨過死亡之門,立刻進入神的榮耀,並且興高采烈奔赴神為你擺設的豐盛宴席。
「福杯滿溢,」試想這樣的畫面是何等有福:下面有青草,上面有膏油,左邊有溪水,右邊有宴席;前面有恩惠,後面有慈愛,手中有福杯,身旁有良牧。
6.耶和華是我的居所
「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。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直到永遠。」 (詩23:6)
“恩惠慈愛隨著我”意思是:“恩惠慈愛追著我。”
「直到永遠,」因為主耶和華存到永遠,祂的名字是「以利歐拉耶和華」(EL Olam Jehovah) -永在的神耶和華。
「永在的神耶和華,創造地極的主,並不疲乏,也不困倦。祂的智慧無法測度。」(賽40:28)
平安,寧靜,盼望,歸宿,永恆!在地上神的恩惠慈愛同在,在天上是永恆魅力的家鄉。
最後再回顧詩篇23篇所隱含的主耶和華的名字:
Jehovah-Jireh,(耶和華以勒)-耶和華必預備;
Jehovah-Shalom (耶和華沙龍)-耶和華賜平安;
Jehovah-Rophe (耶和華拉法)–耶和華醫治的神;
Jehovah-Tsidkenu (耶和華齊肯努)-耶和華我們的義;
Jehovah-Shammah (耶和華沙瑪)-耶和華的所在;
Jehovah-Nissi (耶和華尼西)-耶和華是我的旌旗;
EL Olam Jehovah (以利歐拉耶和華)-永在的神耶和華!
詩篇23 篇也是信徒奔走天路靈程的寫照:草地溪邊,代表飽足安息;死蔭幽谷,代表試煉安慰;住在主殿,代表永生歸宿!
傳說一個配音員出席一場大型宴會,有人邀請演員誦讀一段為宴會助興。配音員站起來,有人遞給他詩篇23篇,演員聲情並茂地朗讀之後,會場響起長久熱烈的掌聲。演員突然看見一位老牧師在場,就走到老牧師面前,請他也來誦讀一遍詩篇23篇。老牧師站起來,慢慢讀完詩篇,然後坐下,會場是一片長時間的寂靜。過了許久,那位演員站起來,對眾人說,「I know Psalm 23,but he knows the Shepherd.」(我知道詩篇二十三篇;但他認識詩篇二十三篇中的那位牧者!)
耶穌基督是好牧人!
「我是好牧人。我認識我的羊,我的羊也認識我。正如父認識我,我也認識父一樣。並且我為羊捨命。我另外有羊,不是這圈裡的。我必須領他們來,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。並且要合成一群,歸一個牧人了。我父愛我,因我柄捨去,他們也將捨去,我有權去取回我了。 (約10:14-18)
「主耶和華是我的牧者!」(「The Lord is My Shepherd!」)